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专家知名专家
张成梁
| |


  现任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研究员
  北京北科土地修复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
  中关村科创高新技术转移促进会节能环保专委会  副主任

  1983年入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学习,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农学学士学位;2001年考入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2004年获得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2005年考取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山地灾害机理及综合防治,2008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进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8月前往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从事矿区生态修复博士后研究,2010年4月出站。1999年至2000年在埃塞俄比亚作国际专家;2003年至2004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资源、环境与社会学院作访问学者; 2009年至2010年在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任职博士后研究员。曾为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客座研究员。


  多年来一直从事干旱等胁迫环境下的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环境监测与评价,污染场地修复、污染土壤治理,山地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涉及水土保持、林学、生态学,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在自燃煤矸石山及相关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方面有多项成果和专利技术。


  2010年5月以前就职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研所(山西省林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0年9月北京市高新技术人才引进,调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北科土地修复工程研究中心),任研究员(技术总监)。目前为中国防治荒漠化工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工程绿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蓖麻工作委员会理事,城乡建设全国理事会高新技术企业创建专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2013)委员,西南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导师。


  先后主持参加40余个研究项目,作为项目主持的项目30余个,包括世界银行的林业环境监测项目1个,6个国家级研究项目,4个部级科研项目和10个省级科研项目,4项横向合作课题。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4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这些项目先后获得了“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国博士后特别基金”、 “山西省林学会首届青年科技奖”等奖项以及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以这些研究为基础,发表了近70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42篇,ISTP收录5篇,SCI收录3篇。并参加了10部学术著作的编写。1996-2001年受聘于世界银行完成了“森林资源发展与保护项目环境监测”。作为林学专家,2000年应埃塞俄比亚政府邀请赴埃完成了“埃塞俄比亚北方旱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等工作。2003-2004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资源、环境与社会学院作访问学者,从事胁迫环境下植物生态系统重建(Afforestation in Difficult Environment ),矿区的生态重建,以及景观功能评价法(LFA)对退化林地生态系统的评价(Assessment of The Rehabilitation of Degraded Woodland using Landscape Function Analysis)等研究。2009-2010在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从事煤矿区生态修复研究,引进“师法自然生态修复技术(Gemorphic Reclamation)”。


  目前正在主持的项目有:存量垃圾筛分土无害化技术及其在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中的应用,存量生活垃圾土植物净化暨生产非食用生物质技术研究,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控自然衰减修复技术应用研究,存量生活垃圾筛分土用作喷播基材的技术研究,科技部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川地震灾区灾后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晋陕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研究与示范,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建设工程损毁林地植被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工程项目-环境修复中微生物资源和渣土改良技术研究(矿山废弃地渣土改良技术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工程项目,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及试验平台建设,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工程项目-创新工程-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生态改良修复技术开发平台建设,北京市科委“双十计划”专项-重金属污染土壤新型稳定化剂及其设备的研发。完成的项目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美煤矿区损毁林地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山西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工矿区土地沉陷防治、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煤矸石山生态重建技术研究”,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及植被恢复生态功能评价”,国家“948”项目-矿区植被退化监测评价技术引进。


  目前作为主要完成人员参与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优先流运动机理研究”,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土高原半湿润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技术试验示范”。


  工作之余,积极从事并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1994年创办了山西民营研究所---山西绿宝园林设计研究所,2002年创办山西博昌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2003年加盟山西六和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2005年在北京创办高科技企业北京维景篮迪景观生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落户北京中关村高新区。


  上述国内外多年的研究和企业管理经历,使得对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污染场地修复,污染土壤治理,景观生态的评价与植被恢复、抗旱绿化技术和管理、流域管理,园林施工以及苗圃经营与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科研工作

  1、1987---1990  协助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太行山石灰岩中山区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

  2、1989---1991  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太行山中南部立地划分与评价”

  3、1989---1990  协助主持林业部科技攻关项目“隔坡水平沟及其效益的研究”

  4、1990---1993  主持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太行山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

  5、1995---2000  主持世界银行项目“‘森林资源发展与保护’项目的环境监测”

  6、为“榆次市林业生态示范工程总体规划”的参加完成人员,1996年通过审评。

  7、1997年为晋祠公路改造绿化设计,本人为主要完成人员。

  8、1998年参加山西省通道绿化工程的设计,主持设计了原太高速公路,东山高速过境公路和太原地区大运段的绿化通道工程。

  9、1998---1999  参加山西省重点建设项目“山西省大运公路通道建设规划设计”

  10、2001---2002  主持山西省科技课题“山西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策”

  11、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旱地油瓜及其栽培技术引进,2001-2004,项目编号:2001-44

  12、“山西省野生观赏植物引种驯化及新品种选育”,第一主持人,山西省资助回国留学人员科技项目。项目编号:92。项目下达文号:晋留管办发(2004)7号。2004.9-2007.9

  13、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技术合作项目,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与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协调措施研究(生态工程技术研究部分),2004.11-2006.12,主持。

  14、煤矸石山生态重建研究试验,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2005.4-2005.12,主持。

  15、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技术合作项目,公路路域生态工程技术研究(宁夏部分),2005.7-2006.12,主持。

  16、自燃煤矸石山生态重建研究试验,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2006.3.8-2006.12.31,主持。

  17、Columbus 的引种驯化及区域化栽培试验研究,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资助项目,2006.3-2006.12,主持。

  18、“山西省工矿区土地沉陷防治、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煤矸石山生态重建技术研究”,山西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6.7-2010.12,主持

  19、“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优先流运动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2007,参加。

  20、“黄土高原半湿润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技术试验示范”,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A1204,2006年10月-2010年12月,参加。

  21、“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及植被恢复生态功能评价”,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A1204-1, 2006年10月-2010年12月,主持。

  22、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8KR0764,2009.1.1-2011.1.1,主持

  23、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中美煤矿区损毁林地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9081045,2009.1-2010.12,主持

  24、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中加合作自燃煤矸石山特种植物材料筛选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9081014, 2009.1-2010.12第二主持

  25、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煤矿区损毁林地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90311073,2009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主持

  26、国家“948”项目-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矿区植被退化监测评价技术引进,项目编号2009-4-31,起止时间:2009-2012,第二主持人。

  27、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自燃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技术研究”。编号:200902053;2009.10-2010.10,主持。

  28、科技部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建设工程损毁林地植被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04030),主持。

  29、太原市科技项目,隔氧注浆灭火技术在煤矿区的应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主持。

  30、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工程项目-环境修复中微生物资源和渣土改良技术研究(矿山废弃地渣土改良技术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项目编号:PXM2011_178203_000002;执行期:2011.1-2011.12

  31、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工程项目-创新工程Ⅱ-1: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及试验平台建设,项目号:XM2012_178203_000002;执行期:2012.1-2012.12

   32、科技部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川地震灾区灾后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04109),参加。

   33、“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晋陕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研究与示范(2011BAD38B0603),参加。

  34、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工程项目-创新工程-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生态改良修复技术开发平台建设,项目号:PXM2012_178203_000003,执行期2012.1-2012.12.参加。

  35、北京市科委“双十计划”专项-重金属污染土壤新型稳定化剂及其设备的研发,参加。

  36、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工程项目-创新工程-存量垃圾筛分土无害化技术及其在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中的应用,项目号:PXM2013_178203_000005;2013.1.-2013.12,主持。

  37、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编号:20121101009,项目名称:工矿废弃地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执行期:2013-2016

  38、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工程项目-创新工程-存量生活垃圾筛分土资源化技术研究,2014.1.-2014.12,参加

  39、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工程项目-创新工程:存量生活垃圾土植物净化暨生产非食用生物质技术研究,2014年

  40、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工程项目-创新工程:石油类污染物污染场地现场检测与原位修复技术集成与应用,2014年

  41、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工程项目-创新工程: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控自然衰减修复技术应用研究,2015年

  42、改革与发展项目-存量生活垃圾筛分土用作喷播基材的技术研究,2015年

  43、改革与发展项目-垃圾筛分土用作苗木培育基材的技术研究,主持,2016年

  44、改革与发展项目-生态修复试验基地建设与维护,参加,2016年


  研究成果

  1、199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颁发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编号:林科奖证字(91)第3-30-3号。“山西省隔坡水平沟及其效益的研究”,第3名。

  2、1994.4 山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太行山西侧石灰岩山地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编号:(92)014,第四名。

  3、1995.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颁发,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太行山立地分类、评价及适地适树的研究”,山西部分第一主持人。

  4、太行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研究(二期),通过山西省林业厅验收,1993.8.17,第二主持人。

  5、林业部世界银行项目课题“‘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环境保护与监测”,山西省林业厅组织验收,2002.7.5。第一主持人。

  6、“山西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模式及对策研究”通过山西省科学技术厅的成果评审,2002.9.6,第一主持人。

  7、中加合作自燃煤矸石山特种植物材料筛选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9081045.山西省科学技术厅,2011.11.29验收,第一主持人

  8、煤矸石山生态重建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6031099-01-06.山西省科学技术厅,2012.12.24验收,第一主持人

  9、自燃煤矸石山植被构建技术研究,山西省科技厅鉴定,晋科鉴字[2013]第125号,2013年6月3日。第一主持人。张成梁、张强、张翘楚、郜春花、郭娇、刘锐、杜永吉、赵廷宁、张成才、张海燕。

  10、山西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自燃煤矸石山防爆注浆灭火技术”通过山西省科技厅验收,晋科推字[2013]第003号,2013年6月3日。第一主持人。

  11、生活垃圾土无害化及其在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中的资源化应用技术研究,获2013年北京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北京市知识产权局,2013.12

  12、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颁发的“第一届‘中水万源杯’水土保持与景观生态设计大赛”优秀奖,2013.4.18

  13、山西省科学技术成果 “山西省工矿区土地沉陷预警、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通过山西省科技厅鉴定,晋科鉴字[2014]第010号,2014年1月4日。第六名:张强、郜春花、焦晓燕、康立勋、洪坚平、李晋川、张成梁、张建杰、靳东升、郝兵元。

  14、城市绿地对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第二十九届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获奖证书,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共青团山西省委员会,山西省妇女联合会,山西省体育局。2014.5.张成梁、齐曙英,辅导教师。

  15、“存量垃圾土无害化技术”作为城乡建设全国理事会2014年年会推荐技术。

  16、华北地区废弃采石场松散堆积体生态修复综合技术,国家林业局认定成果,项目编号及名称:200904030/建设工程损毁林地植被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赵廷宁、杨建英、史常青、郭小平、张成梁、李金海、胡俊、王冬梅等,以及北京林业大学、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17、采石渣土植生基质化利用技术,国家林业局认定成果,项目编号及名称:200904030/建设工程损毁林地植被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杨建英、郭小平、史常青、张华、王冬梅、张成梁、李金海、胡俊等,以及北京林业大学、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治沙办、云南省林科院。

  18、基于小流域的关停废弃矿区近自然地形设计技术,国家林业局认定成果,项目编号及名称:200904030/建设工程损毁林地植被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赵廷宁、张成梁、杨翠霞、史常青、杨建英、郭娇、陈志泊等,以及北京林业大学、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维景篮迪景观生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19、存量垃圾土无害化资源化技术,第十届发明大赛银奖,编号:10-0802,北京发明协会,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2016.5

  20、存量垃圾土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入选“中央在京科研机构科技成果选编(2015)”,北京科技协作中心 北京科技协作咨询服务中心,2016.6:5


  发明专利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防止煤矸石山自燃的堆放技术,发明专利号:ZL 2009 1 0075216.3, 2011年 5月18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种采石场废弃渣土的绿化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号:ZL 2012 1 0045597.2, 2013年 3月6日。张华,赵廷宁,杨建英,白麟,张成梁,史常青,韩雪梅

  3、热水解污泥直接压滤装置,发明专利号:ZL 201210510646.5.张建中,张成梁,梁爽,2014.2.12

  4、一种含采石场渣土、畜粪、秸秆和木炭粉的绿化基质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ZL 201310169338.5,张艳、赵廷宁、郭小平、张成梁,史常青、王国、孙永康。分类号:C05G3/00(2006.01)I    A01G31/00(2006.01)I,授权公告日:2014.08.20

  5、师法自然生态修复方法,ZL 201310463070.6,张成梁、赵廷宁、荣立明、郭娇等,申请日2013.10.9,授权日:2015.08.04

  6、一种剪切仪,发明专利ZL 201210214496.3,2012年6月25日申请,2016.05.18公告,张成梁、程言君、赵廷宁、张静雯、杨艳、张建军、高甲荣、史常青、关枫。


实用新型专利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植苗机,专利号:ZL 2004 2 0107375.X,2006.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苗木养护滴灌包,专利号:ZL 2005 2 0025041.2,2006.10.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自燃煤矸石山隔氧灭火注浆管,专利号:ZL 2006 2 0024643.0,2007.6.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防止自燃煤矸石山发    生烟囱效应的防护隔绝结构,专利号ZL 2009 2 0104351.1, 2010年5月12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煤矸石山柔性固土护坡装置,专利

      号:ZL 2009 2 0153997.9,2010年2月3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双向推拉锄,专利号:ZL 2012 2 0116027.3,2012年10月3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树木根部施肥器,专利号:ZL 2012 2 0167129.8,2012.11.28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林草地鼠饵投放器,专利号:ZL 2012 2 0166441.5,2012.11.28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草坪补植器,专利号:ZL 2012 2 0166434.5,2012.11.28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集雨渗灌器,专利号:ZL 2012 2 0053494.6,2012.9.26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种剪切仪,专利号:ZL 2012 2 0303115.4,2013.02.20。程言君,赵廷宁,张成梁,荣立明,付晓铮等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热水解污泥直接压滤装置,专利申请号:ZL 2012 2 0657167.1 ,2013.5.22 张建中,张成梁,梁爽

  13、嵌草装置, ZL 2013 2 0702655.4,2014年04月16日。郭娇,张成梁,张翘楚,王成尘,荣立明,王亚刚。

  14、淋溶器,ZL 2013 2 0777191.3,张成梁、王恩来、程言君、王亚刚、赵廷宁、荣立明。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康莱德国际环保植被(北京)有限公司,2013年12月3日

  15、土壤中水分流速流向的测试装置,ZL 2013 2 0777608.6,2014年05月07日。张成梁、程言君、王恩来、荣立明、王亚刚、赵廷宁。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康莱德国际环保植被(北京)有限公司

  16、小规格容器苗种植器,ZL 2013 2 0872695.3, , 张成梁 杨定基耿侃郭娇 张翘楚 晋红红,2014.6.25授权,专利权人:山西民基生态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7、防鼠兔害幼苗保护网筒,张成梁、郭娇、张翘楚、王成尘,ZL 2014 2 0067845.8, 专利权人:张成梁,2014.2.17

  18、防止煤矸石山体自燃的切断供氧通道结构,ZL 2013 2 0872692.X, 张成梁 杨定基耿侃郭娇 张翘楚 晋红红,2014.6.25授权,专利权人:山西民基生态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9、不稳定坡体抗变形护坡装置,ZL 2013 2 0872691.5, 张成梁 杨定基耿侃郭娇 张翘楚 晋红红,2014.6.25授权,专利权人:山西民基生态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用于煤矸石山的控温调酸管,ZL 2013 2 0872690.0,  张成梁 杨定基耿侃郭娇 张翘楚 晋红红,2014.6.25授权,专利权人:山西民基生态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1、一种植物净化存量垃圾土的渗滤液收集装置,ZL 2016 2 0232658.X, 荣立明,张成梁。

  21煤矸石山自燃过程温度检测装置,201620599175.3

  21、无水源苗木养护渗灌袋,201320872689.8,2013.12.30

  22、网状生态植被毯,201320872694.9,2013.12.30


  学术论文:

  1、吕赞韶,武康生,张成梁,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年际高生长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1.7,P101-103

  2、杨春和,张成梁(执笔),杨艾青,于铁树,胡晋明,隔坡水平沟及其效益的研究,山西林业科技1990.9,P19-25

  3、张成梁,贾静华,BA发枝素在苹果树上的应用,绿色天地1991.2,P31

  4、吕赞韶,张成梁(执笔),李铁民,太行山中南部立地评价及适地适树的研究,山西林业科技1991.6,P10-21

  5、武康生,张成梁,颉志伟,王德平,晋东南石灰岩山地刺槐人工林的生长分析,山西林业科技1991.6,P30-33

  6、张成梁,太行山侧柏林地类型及生产力的数量评价,山西林业科技1992.9,P12-15

  7、张福计,张成梁(执笔),李林英,李连枝,郝向春,华北落叶松生长节律分析,山西林业科技1992.12,P15-17

  8、贾静华,张成梁,林区水保工作不容忽视,绿色天地1993.2,P20

  9、张成梁,李林英,李莲枝,郝向春,欧洲三倍体杨树嫁接改造中国山杨初报,山西林业科技1993.4,P27-28

  10、张成梁,侯占魁,胡映泉,山西省太行山林地土壤养分测报,山西林业科技1993.6,P18-23

  11、刘学勤,吕赞韶,张成梁(执笔),太行山西侧油松人工林橼材阶段林木密度的探讨,林业科学1993.9,P472-475

  12、张福计,李林英,张成梁,郝向春,李连枝,华北落叶松幼林化学除草试验,山西林业科技1993.9,P11-14

  13、张成梁,李林英,李铁民,吕皎,张晋英,太行山森林立地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及使用,山西林业科技1996.3,P25-28

  14、张成梁,贾静华,郝向春,孙永明,王书宏,草坪品种及草坪种植技术,山西林业科技,1998.2,P41-46

  15、张成梁,埃塞俄比亚北部的林业,山西林业科技,2001.4,P45-47

  16、罗建军,张成梁,埃塞俄比亚GEMMAD 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山西农经,2001.4,P60-65

  17、张成梁,对山西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山西林业科技2002.3,P44-48

  18、张成梁,山西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山西农经2003.1,P54-57

  19、张成梁,刘士宇,程冬兵,红壤坡地果园种草水土保持效应研究,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498-502

  20、张成梁,黄艺.山西省煤矿区土地退化成因分析及其生态恢复对策,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增刊):711-715

  21、张成梁,忍冬科植物表皮毛特性研究,自然科学与博物馆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2):

  22、张成梁, 山西煤矿区土地荒漠化现状和趋势研究,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5:40-43

  23、张成梁,程冬兵,刘士余。红壤坡地果园植草的水土保持效益,草地学报2006.4,第14卷第4期:365-369

  24、刘士余,孟菁玲,张成梁*,山西煤矿区土地荒漠化类型和成因分析,水土保持研究,2006.5(13):163-165

  25、Zhang chengliang1,Liu shiyu,Hu yuegao,Huang yi,Xu li,A study on types and causes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the coal mining area of Shanxi Province。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Desertification Cotrol(Volume Ⅰ)(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pecialty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China MeteorologicalPress。Beijing:2007。ISBN978-7-5029-4291-5:314-321。荒漠化控制科学技术国际大会上交流,2006.10

   荒漠化控制理论与实践(第一卷)

  27、张成梁,王伟,黄艺,张洪江,李美生等。外生根菌真菌及其接种白皮松生长对煤矸石胁迫环境的反应。林业科学,2008,44(12):68-71。

  29、张锐,张成梁,李美生,张洪江,程金花等。煤矸石山风化堆积物水分动态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8,28(1):124-129

  30、张成梁,杜永吉,李美生,吕皎,袁良红等。自燃煤矸石山热能资源及利用,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431-2432

  31、王伟,张洪江,张成梁,郑国强,李美生等。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影响因子初探。水土保持通报,2008,28(2):147-152。

  32、Jianjun ZHANG, Chengliang ZHANG,Wei HE,Lei NA. Appropriate density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of Pinus tabuleaeformis and Robinia pseudoacacia forests in loess area, North China. Frontiers of Forestry in China, 2008,3(1):79-84

  33、张成梁,黄艺。LFA(Landscape Function Analysis)的引进简介。山西林业科技,2008.2:44-47。

  34、张成梁,杜永吉,李美生,王书宏,袁良红。自燃煤矸石山季节水分特征研究。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35(5):7-9

  35、张成梁,袁元和,刘士余,吕皎。采煤对山西省的环境影响及其生态修复策略,水土保持研究,2008,15(2):130-142。

  36、米文精,张成梁,杜永吉。稀效唑对遮荫环境下草坪草生长及生理活动长期调控的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59-64

Mi Wenjing, Zhang Chengliang, Du Yongji. Long-term Regulation on Growth and Physiology of Turfgrasses Under Shading Situation Affected by Uniconazole,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2009,25(2):59-64

  37、张成梁、杜永吉。自燃煤矸石山防爆注浆灭火管的应用,矿山机械,2009,37(6):39-41

  38、杜永吉、张成梁*、李美生、王书宏、胡兴波。基于DIVINER2000的自燃煤矸石山水分特征研究,中国水土保持,2009.5:25-28

  39、杜永吉、张成梁。煤矸石山耐高温植被恢复种筛选研究,林业科技,2009,34(3):16-18

  40、张成梁、杜永吉。废弃自燃煤矸石山植被恢复与生态构建影响因素分析,煤炭科学技术,2009.37(7):120-125

  41、杜永吉,张成梁.自燃煤矸石山温度特征及其植被格局,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30(1):92-95

  42、C.L.Zhang,Y.J.Du and Y.G.Hu. Technique for Preventing Explosion and Grouting During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Waste Piles. Journal of Agriculture,Biotechnology & Ecology,2010,3(2):175-184

  43、Y.J.Du,C.L.Zhang and Y.G.Hu. Plant Responses to High-Temperature Stress oN Spontaneous Coal Combustion  Waste Piles. Journal of Agriculture,Biotechnology & Ecology,2010,3(2):218-227

  44、C.Lzhang, Y.J.Du and Y.G.Hu.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pontaneous Coal Combustion Waste Pile in Relation to Vegetation Pattern. Journal of Agriculture,Biotechnology & Ecology,2010,3(2):228-237

  45、Y.J.Du,C.L.Zhang and Y.G.Hu. Factors Influencing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Waste Piles. Journal of Agriculture,Biotechnology & Ecology,2010,3(2):49-62

  46、张成梁,B. Larry Li。美国煤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生态学报,2011,31(1):0276-0285

  47、王丽艳, 张成梁*,韩有志, 裴宗阳。煤矸石山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9( 2) : 93-99

      48、宋楠、张成梁*、张洪江、张静雯、耿胜慧、张焜。不同覆盖方式对自燃煤矸石山坡面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湖南农业科学,2011,(13):59-61,65

  49、张静雯、张成梁、宋楠、王贤、张焜。煤矸石渣土改良及其效果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11,31(4):227-231

  50、王丽艳、韩有志、张成梁、裴宗阳。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煤矸石山复垦土壤性质及煤矸石风化物的变化特征。生态学报,2011,31(21):6429-6441

  51、张静雯、张成梁、宋楠、康璇、吴智洋、王黎黎。煤矸石山不同坡面        土壤营养元素与植被配置模式研究。山西农业科学,2011,39(8):841-845,861。

  52、刑金香、张成梁、杜永吉。新型绿色环保蜂窝育苗容器材料研究。林业实用技术,2011,(10):5-7

  53、胡映泉、张成梁、杜永吉。基于植被恢复的煤矸石分化机理研究。林业实用技术,2012,(1):7-9

  54、张成梁,孙龙,张洪江,程金花,陆晓宇。不同配比的煤矸石与垃圾筛分土抗剪试验。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11(3):35-39。

  55、杨翠霞,赵廷宁,刘育成,谢宝元,张成梁,张华。基于DEM的废弃矿山小流域地形特征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13,33(3):170-174

  56、Liming Rong, Chengliang Zhang, Xuexia Zhang, Shineng Wu & Zijun Wang  Wheat Production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ALMANAC Model of North China Region,Sustainable Agriculture Research,2013,2(3):148-159

  57、杨翠霞、赵廷宁、谢宝元、曹存福、张成梁、张艳,基于小流域自然形态的废弃矿区地形重塑模型,工业工程学报,2014,30(1):236-244。EI收录。

  58、金奕胜、郭小平、张成梁,添加矿化垃圾腐殖土对绿化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13(1):101-105.

  59、Feng jingjing,Zhang chengliang,Zhao Tingning, Zhang Qiaochu, Rapid Revegetation by sowing seed mixtures of shrub and Herbaceous spieces, Solid Earth ,2015(6),573-581,2015.

  60、张成梁、张翘楚、荣立明、赵廷宁、张静雯、Larry Li。煤矸石山稳定坡体构建的师法自然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林业科技通讯,2015,509(5):17-20.

  61、Liming Rong, Chengliang Zhang, Dongsheng Jin, Ziyuan Dai;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Utilization municipal solid waste from a closed irregular landfill.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xxx(2015)1-7, SCI.

  62、冯晶晶、张成梁、赵廷宁、荣立明,压实对矿区废弃地土壤含水量及植物生长的影响,水土保持通报,2015,35(6):213-217

  63、Cheng-liang Zhang, Jing-jing Feng, Ting-ning Zhao, Li-ming Rong,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CI

  64、张成梁,冯晶晶,赵廷宁,荣立明。压实新土体水分动态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10):126-131

  65、张成梁、冯晶晶、赵廷宁、张文。压实对基质含水量和时空异质性的影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36(11):108-112

  66、Chengliang Zhang, Jingjing Feng, Tingning Zhao, Liming Rong. Physical, 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landfill 1 stabilized waste,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2016,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Online Library (wileyonlinelibrary.com) DOI: 10.1002/ldr.2594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67、冯晶晶、张成梁、刘志辛、赵廷宁、荣立明,自然降水条件下煤矸石破土含水量及径流变化,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14(4):60-67.

  58、Jingjing Feng; Chengliang Zhang, Plant growth in response to soil compaction ,Soil & Tillage Research

  59、Yan Zhang; Jianying Yang; Hailong Wu; Changqing Shi; Chengliang Zhang; Danxiong Li; Mingming Feng ,"Dynamic change of soil and vegetation under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 in abandoned mines ecological recovery of Beijing",Natural Hazards


  十一、学位论文

      1、硕士论文,山西省林业可持续发展分类经营的模式研究,山西农业大学,2004

      2、博士论文,山煤西阳泉自燃矸石山生境及植被构建技术研究(The habitat and vegetation constructing for Spontaneous combustion gangue pile in Yangquan City, Shanxi Province),北京林业大学,2008

      3、博士后报告,煤矸石排放场植被恢复技术及评价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10.4


  著作

  1、山西省林业厅和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编著,山西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ISBN 7-5377-1501-7,副主编。

  2、李新平,朱金兆,山西省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1,ISBN 7-5038-4136-2,编者。

  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太行山适地适树与评价-研究报告集,中国林业出版社,ISBN 7-5038-0966-3/S.0522,1993.3,编者。

  4、王文德,张云龙,山西太行山绿化模式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ISBN 7-80636-006-9/F.007.1997.4,编者。

  5、刘学勤,太行山西侧石灰岩山地抗旱造林技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 7-5046-0910-2/S.135,1992.12,编委

  6、中国-全球环境基金会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干旱地区土地退化防治最佳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11ISBN978-7-5038-5339-5。

  7、参编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Desertification Cotrol(Volume Ⅰ)(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pecialty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China MeteorologicalPress。Beijing:2007。ISBN978-7-5029-4291-5。

   荒漠化控制理论与实践(第一卷)

  8、《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实践教程》,科学出版社,2013.8 ISBN978-7-03038452-2 ,编委。

  9、《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张洪江从教三十六年科技论文选》,科学出版社,2014.11,ISBN978-7-03-042149-4,程云,李婧,张成梁,程金花,626千字副主编。

  10、《矿山废弃地近自然地形恢复设计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15.6. ISBN 978-7-03-045097-5,杨翠霞、杨建英、张成梁、谢宝元。250千字



相关新闻
专家人物搜索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环保网  京ICP备12004549号-1 京ICP证07072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