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独家
【独家】各国都是如何应对城市“水困局”的?
| |

  人类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这是不争的事实。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30年,全球将有 5亿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其中将有超过1亿人口更是生活在世界上的41个超级城市中(现在全球超级城市的数量是28个)。届时,全球城市用水需求将超过供应量的40%。未来,城市用水会呈现什么态势呢?

 


  供水成本将不断增加

  随着城市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需要增建更多大规模的供应基础设施,比如水坝和水库等,便会从经济、环境等方面增加管理的成本。

 

  从经济方面看,因为城市用水从水源地到储水地再到末端用户须经过长距离运输,从而增加了运输成本。此外,原水的质量往往不高,不能直接饮用,还需要进行额外的二次处理,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水处理厂在能源和化学药剂方面的成本。

 

  从环境上角度看,大规模兴建水库,改造水道等工程会破坏周围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的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曾一度带来用水量突增、城市水资源紧张等问题,我国许多地方都采取了外部调水的办法来解决缺水问题,如引黄济青、南水北调、引汉济渭、大连碧流河引水、沈阳大伙房引水、滇中引水等。随着调水规模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长,带来了调水越来越困难、调出地水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等诸多问题;同时,外调水工程量大、投资和运行成本高,调来水与当地水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越来越多,一些地方出现了调来水与当地水成分差异导致自来水管道内的水垢溶解析出,形成了新的污染,且相当难以治理。所以,以长距离调水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陷入困境。

 

  国外也有不当调水引发的生态教训。如前苏联时期的咸海即是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咸海曾经是全球第四大内陆湖,位于干旱的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之间,其水源主要来自帕米尔高原的阿姆河与西天山的锡尔河。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前苏联将这汇入咸海的两条河水截留用于棉花、水稻等农耕项目以及中亚的工业发展。1960年到2000年,从阿姆河和锡尔河抽出用于灌溉的水量增加一倍,棉花产量也增加了一倍。咸海的补充水量长期少于蒸发量,加上70年代以来气候持续干旱,导致咸海的而积在20世纪后期快速萎缩。根据测绘,相比多年前基本稳定的常态水量,咸海水量如今已“缩水”90%。事实上,前苏联及后来相关的独联体国家,看到负面影响后,曾计划修建引水渠把相对邻近的西伯利亚水系的水引进咸海。结果这个工程太过浩大,资金难筹集而不了了之。现在干涸的咸海成了一个大盐库。中亚的大风把这些盐粉吹到毗邻地区,严重污染农田。而且高含盐量的空气也对周围居民健康产生灾难性影响,很多人因此患了各种癌症和肺病。咸海渔业消失而导致超过十万人失业。还有研究认为,水面积的缩小已经严重改变当地的气候,让当地的夏天更干热,冬季更长更冷。哈萨克斯坦政府己经开始采取行动,致力于拯救分隔为两部分的咸海之北咸海。哈国政府重修了锡尔河的水渠,以减少水流的浪费。2003年,该国政府又修建了大坝,它阻断了咸海两部分的流通,以保护北咸海。阿姆河、锡尔河引水项目与咸海的遭遇,说明的是,未经深思熟虑的引水,只能导致短期的受益而产生长期甚至半永久或永久的生态灾难。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国外普遍对长距离调水加以限制,尤其是对跨流域的调水。澳大利亚在30年前实施了南澳墨累河调水工程(见下图),导致整个南澳三角洲出现了水生态植被退化、湿地破坏、土地盐碱化和物种消失等生态问题,所造成的损失已经远超调水所得利益。为此,澳大利亚进行深刻反思,不能再以“只利当代、不利长远”,“上游受益、下游受损”的方式实施调水,并对调水方案重新进行调整,努力恢复该区域的水和土地生态,但环境的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另一个成功的解决案例是美国纽约市,20世纪60年代,该市水资源严重短缺,最初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从新泽西调水,工程预算超过100亿美元,由于工程投资巨大,且新泽西州民众也不同意调水给纽约市,调水工程没法实施。在纽约陷入困境之时,城市给排水方面的专家提了一个建议,将纽约市的旧抽水马桶全部改为一次冲洗水量6L的节水马桶,市政府给每个马桶补贴更换费用的1/5。纽约市采用了这一方案(见下图),经过1l年、累计投入不到3亿美元对全部马桶进行改造后,人均日用水量下降14%,水危机问题得到解决,起到了100亿美元调水工程都达不到的效果。



  此外,以色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320 m3/a,仅我国人均水平的1/6,世界平均水平的1/33,并且缺少过境客水;同时以色列的水资源分布又严重不均,50多的农田都需要灌溉(灌溉率仅次于中国),水的供需矛盾特别突出。该国通过科学立法,正确的技术路线,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加强微咸水和雨水利用,实施海水淡化,节约农业用水(我国的滴灌技术绝大部分来自于以色列的创新发明)等手段,用水效率成倍提高,同时加上完善的水价体系,发挥行政手段、技术手段和市场手段,成功地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新加坡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 m3/a,比以色列更低,50%的水需从马来西亚进口。为此新加坡开源节流,通过大幅度提高用水效率,逐渐解决了新加坡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渐摆脱了对马来西亚水源的依赖。现在新加坡污水的再生利用率超过90%,其中有30%的再生水经过水库进一步的自然净化后可作为饮用水水源;雨水的收集利用率达到90%;海水淡化可满足至少10%的用水需求。新加坡不仅独立解决了城市用水问题,甚至可以把马来西亚供应的水做成饮用水、瓶装水返销到东南亚。

 

  温哥华则选择实行季节性水价,旱季水价比11月至次年5月的低峰时期高出25%左右,夏天实行的追加水价也使《温哥华最绿城市行动规划2020》(Greenest City Action Plan 2020)中减少33%耗水量的目标更容易实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环保网  京ICP备12004549号-1 京ICP证07072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