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政策
《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划》
| |

  近日,甘肃环保厅印发《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划》,以促进理论创新,夯实科技基础、立足环保目标,突出问题研究和引导科技创新,推进体制改革为工作原则。具体全文如下:


  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甘环科发〔2017〕30号


  各市州环保局,兰州新区环保局,甘肃矿区环保局:


  为提高全省环保科技发展水平,发挥科技创新在环保科研中的引领作用,根据《根据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和《甘肃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我厅组织拟定了《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划》,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划


  甘肃省环境保护厅


  2017年9月12日


  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划


  为提高全省环保科技发展水平,发挥科技创新在环保科研中的引领作用,以科学技术服务于环境保护,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和《甘肃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结合全省环保科技工作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十三五”环保科技发展的形势与需求


  (一)甘肃省“十二五”环保科技现状及取得的重大成就


  1.国家级环境科研项目奖励取得突破


  “十二五”期间,由我省主持完成的“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恢复的水调控机理、关键技术及应用”及我省参与完成的“水与废水强化处理的造粒混凝技术研发及其在西北缺水地区的应用”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省主持完成的“沙尘对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影响机理的研究”荣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我省参与完成的“化工废气超重力净化技术的研发与工业应用”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污染防治与资源化技术研发及应用”荣获第八届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铬渣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再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荣获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显现。


  2.省级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取得较多成果


  “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大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发,取得了以下成果:


  水环境治理研发取得长足发展。开展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冲灰渣废水浓缩的研究和应用”、“污水速分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新型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的开发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雨水利用的农村安全饮水技术研究及装置开发”、“甘肃省村镇集雨饮用水安全保障适用技术研究”、“甘肃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方案研究”、“太阳能光催化反应器处理含酚废水研究”、“黄河甘肃段水污染评估和水安全研究”、“甘肃省村镇污水处理现状调查与低成本处理模式探究”等科研项目,为我省水环境治理领域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大气污染防治研发取得较大进步。开展了“低浓度二氧化硫冶炼烟气治理及资源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煤炭储运过程中扬尘覆盖剂及喷洒设备”、“金川冶炼烟气SO2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能源结构变化对兰州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稀土金属冶炼过程废气治理关键技术研究”、“LTWXJ炉内喷添加剂及尾气水循环脱硫技术”、“大气微生物污染分布特征与监测方法研究”、“关于推荐沙尘暴和气溶胶水溶胶物对环境背景值污染研究”、“兰州市PM2.5和PM10中化学成分特征研究”等科研项目,为落实我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供了重要基础。


  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领域研究有所提升。开展了“城市污泥资源化研究--蚯蚓堆肥”、“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业废弃氟石膏无害化处理及应用技术研究”、“甘肃旱区主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综合利用冶金工业废渣生产特种水泥的技术研究”、“资源化建筑垃圾、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研究”、“旧干电池污染控制指标体系及技术规范研究”、“餐厨垃圾检测指标体系与综合处置模式研究”、“甘肃省环保用微生物菌剂使用与环境安全管理指导规范研究”等课题研究,进一步拓宽了我省固体废物处置资源化利用的研究领域。


  环境管理领域研究实用性增强。开展了“基于数据驱动的甘肃省涉重金属污染动态监管及服务平台”、“无钙焙烧生产红矾钠资源综合利用自动化清洁生产技术”、“复杂硫化矿冶炼烟气清洁治理及过程余热综合利用技术”、“沙尘暴发生机理及监测预报和影响评估集成技术研究”、“甘肃省环保用微生物菌剂使用与环境安全管理指导规范研究”、“我国欠发达地区清洁生产审核促进机制研究-以甘肃省为例”、“甘肃省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评定指标体系”、“基于GIS和大气污染模式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估”、“甘肃省生产化学品环境管理现状及对策”、“甘肃省涉重金属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研发”等多项课题研究,为我省环境保护管理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撑。


  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健康领域研究有较大突破。针对我省典型区、典型行业开展了“沙尘暴细颗粒物PM2.5的毒理学效应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研究”、“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POPs污染指示性生物筛选研究”、“甘肃省尾矿库环境现状调查及环境风险预警研究”、“兰州市大气污染特性及其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肺功能的影响”、“白银市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等课题研究,为我省今后环境风险防控和环境健康监管打下良好基础。


  3.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推广示范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二五”期间,我省开展了“荒漠草原典型盐生植物适应逆境的机理研究”、“陇中黄土高原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与评价研究”、“石羊河下游荒漠植被天然更新与封育技术研究”、“基于综合生态管理理论的草原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与示范”、“民勤生态-经济型绿洲技术集成试验示范”、“黑河流域湿地(张掖段)植物资源调查与保护技术研究”、“河西走廊东端荒漠植被的快速恢复研究”、“祁连山东段水源涵养林流域单元生态特征与定向恢复技术试验研究”、“兰州都市圈水土流失防治模式结构与功能研究”、“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黄河首曲荒漠化草地恢复与重建”、“甘肃中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工程体系研究”、“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玛曲)生态修复及保护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黄土区石油类污染物在水土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与生物修复技术”、“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综合整治技术开发”、“甘肃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技术研究”、“黄河首曲高寒草地沙化研究及其综合治理”、“玛曲退化湿地生态恢复关键技术与模式”等课题研究,通过这些生态环境领域惠民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及成果推广示范,大大促进了我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4.科技创新对循环经济的引领和支持作用凸显


  “甘肃省城镇污水处理回用技术应用示范”和“餐厨垃圾检测指标体系与综合处置模式研究”等循环经济类科研项目的研究与推广,对贯彻落实《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和《甘肃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推广我省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提升我省循环经济发展技术支撑能力和装备水平取得了良好示范效果。


  5.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一定发展


  截止2015年底我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单位达到126个,产业以小、微型企业居多。我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年销售收入44.09亿元。其中,环境保护产品销售收入3.99亿元,环境友好产品销售收入13.47亿元,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销售收入23.71亿元,环境服务业收入总额2.92亿元。生产类型为水污染治理产品、大气污染治理产品及噪声振动与控制产品、环境友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有机产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生产及环境服务业。“十二五”期间,我省通过持续加大对重点节能环保企业政策、资金、信息方面的支持和服务,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研发出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科技新技术、新装备,初步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这些企业带动了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为我省完成节能降耗任务、减轻大气环境压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6.环境管理研究与运用取得较大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省在脱硫脱硝电价政策、健全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调整城镇污水处理厂价格、垃圾收费政策、排污权交易试点、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制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环境相关政策研究与应用。通过深入开展研究完成了《甘肃省事业单位取水定额》、《甘肃省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DB62/T2309-2013)、《甘肃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规范》(DB62/T2444-2014)、《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测量方法及排放限值》(DB62/T2576-2015)和《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测量方法及排放限值》(DB62/T2575-2015)等一批环境保护地方标准和管理规范。此外,在环境科学技术相关科研成果支持下,环境管理科学化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兰州市通过精细化环境管理稳定退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通过兰州马拉松、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为我省大气污染防治积累了宝贵经验。


  7.省级环保科技项目研究积极开展


  自“十二五”起,我省加大对环境管理、环境科技基础和应用能力等方面的研究,省环保厅每年支出50万元开展环境管理、环境科技基础和应用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共计支持135个科研项目研究。通过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支持了7个循环经济类环保科研项目,共获支持资金106万元。这些资金支持激发了我省环保人员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我省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二)我省环境保护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1.环保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领域发展不均衡


  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环保科技整体创新能力尚显不足,对新型环境问题探究还不够深入。“十二五”期间,我省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和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研究居多,在土壤污染治理关键技术方面研究严重不足,污染减排、环境风险防范预警、应急处置、环境修复的科技贡献不够,整装成套环保技术及装备研究应用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科技成果实际转化应用率较低。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尚不足以全面支撑我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急需以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引领防治技术研发方向,以坚实的科技体系支撑污染综合治理和环境管理决策能力提升。


  2.环保科研总体水平不高


  近年来,我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一定进步,但与全国发达省份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总体水平不高,仅有个别研究领域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我省在过去5年间发表论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省内各主要研究机构环境保护类相关论文影响因子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论文质量不高,影响力较低,成果实用性应用偏少,不能为环境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2014年我省环保装备制造企业仅有14家,以生产污废水和废气处理装备为主,固体废弃物处理装备、监测设备、噪声治理装备、生态修复设备生产企业较少。


  3.环保领域创新培育机制尚不完善


  新兴环保产业培育机制尚不健全,环保科技研发能力和进度远远不能满足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迫切需求。此外,环保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经费使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环保科技评价导向、环保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活力不足,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一定影响。


  4.环保科研能力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我省环境保护领域科学技术研究尚不能解决复杂和潜在环境问题,不少环境问题的成因、机理和机制研究不足,例如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境退化机理、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与重建关键技术、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严重欠缺。环境污染过程、演变规律、污染物传输和控制途径等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基础理论和规律研究明显不足。环保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科研硬件设施,无法有效发挥环境科研在解决重要环境问题和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应有的作用。环保产业缺乏研发能力和成规模的环保产品设备生产单位,整体实力薄弱,难以对社会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形成有力支持。


  (三)我省环保科技发展的趋势与需求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是我省“十三五”期间绿色发展的主要目标,环境科技创新是解决我省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驱动助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战略需要。强化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撑,激活环保活力,是环保科技工作的重要发力点。因此,要以《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的需求为导向,以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中可能遇到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为着力点,围绕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可持续发展,发挥环境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绿色转型中的应用与实践作用。聚焦突出问题,加强科技支撑,重点实施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科技重大专项,大力研发解决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和环境风险防范的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氮氧化物、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等控制技术和适合国情、省情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技术。大力推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等综合控制技术研发,开展环境调查评估、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健康、风险防范、环境应急处置、环境监测预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夯实环境基准、标准制订的科学基础,完善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推进国家、省级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野外观测研究站等建设;强化先进技术示范与推广,发布一批新技术成果、推出一批新产品装备,促进一批新项目合作,推动环保技术、工艺、产品、装备和服务升级与进步。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的“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重要指示,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会议精神,实施创新驱动,立足于省情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为依托,提升我省环保科技创新能力,聚集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促进环保科技成果区域转移和快速转化,进一步完善区域环保创新体系建设,为环保事业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和发展环境,全面推动环保事业健康发展。


  三、工作原则


  (一)促进理论创新,夯实科技基础


  面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主战场,加强基础理论创新研究,探索新型环境问题,深化对现有环境问题成因和机理的认识,同时重视环境治理技术和环境管理技术研究,支持技术综合、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为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支撑和服务,引领环保工作开展。


  (二)立足环保目标,突出问题研究


  立足我省环境保护目标,围绕我省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方面可能遇到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管体系关键技术研发,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


  (三)引导科技创新,推进体制改革


  环保科技领域要突出问题引导和需求引导,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同时,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要求,加强环保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环保科技体制改革,努力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


  四、规划目标


  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要求,围绕重点区域环境、流域生态环境、土壤和重金属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环境风险与突发环境事件、环境与健康问题,以改善区域(流域)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和保护公众健康为目标,建立健全环境科技支撑能力体系,完成一批事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战略性、基础性、区域(流域)性重大环境科技研究;加强生态保护研究,助力构建以“三屏四区”为骨架的综合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开展一批符合我省实际的环境技术、产品、设备(装备)和工艺研发;积极开展环境科技实用技术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成果推广转化,促进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力争“十三五”期间建立3个及以上省级环境类工程技术中心和2个及以上省级重点实验室;初步建成相对完善的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提升我省在环境科技基础数据和信息获取、科技成果转化和环境管理决策支撑等方面的能力。进一步研究建立完善的适合我省环境现状的地方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标准支撑。促进环保系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环保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机制,推进人才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干部教育,优化环保人员队伍结构。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和社会等共同参与的环境科技投入机制,进一步提升企业环保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环保科技重大专项产学研耦合度进一步得到提升,以环境科技进步助推环保事业发展。


  五、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和任务


  (一)创新发展污染防治技术,落实“三大行动计划”


  1.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创新


  推进全省大气污染源解析工作。针对日益严峻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问题,进一步阐明污染排放与空气质量的定量关系。研究我省省域及重点城市大气污染形成的科学机理和二次污染形成的化学过程,进一步揭示污染物排放特征。揭示污染物排放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针对大气环境问题地区差异性,综合考虑PM2.5、VOCs、NOX、臭氧等多种污染物类型,建立大气污染源谱及排放清单,摸清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我省省域及重点城市主要污染物及气溶胶的时空分布、污染物浓度与城市发展水平和气象要素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其长距离传输特征及影响。研究我省特定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特点及其治理技术。研究符合省情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技术体系,推动我省空气质量管理从城市尺度、传统污染物控制向区域尺度、多污染物联合控制的转变。


  大气环境质量监控预警技术。研究基于风险评估的省域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重点监控和预警判定技术,提出区域大气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建立大气污染日常预警和事故预警技术体系,建成省级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基本具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精确预报能力。研究基于不同区域尺度大气环境风险源特征的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体系,构建区域大气污染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与应急处置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构建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改善人体健康和生态效应的预测预警技术方法。


  大气环境管理决策支撑技术体系。研究建立统一布局覆盖全省86个县区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平台,为全面客观反映我省空气质量状况提供依据。建立主要污染源排放时空分布的获取及更新方法体系。开展基于新空气质量标准的重点污染源排放标准关键问题研究,研究分行业、分区域、分时段污染物排放限值,评估排放标准实施效果。研究建立大气污染全过程监管技术体系,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制度与政策设计及示范。


  2.水环境保护领域


  水污染控制决策技术与经济政策示范研究。开展甘肃省地方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重点行业水污染防治技术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开展跨界断面补偿和污水治理年度任务补偿等水环境区域补偿机制研究;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试点与推广研究,构建适合我省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综合协调的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为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保护提供经济可行的技术支撑。


  流域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开展黄河、内陆河、嘉陵江三大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实际承载状况的空间分布格局及调控对策研究;以黄河、渭河、泾河干流为重点,开展流域水生态分区与水质目标综合管理技术研究及适应性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黄河、渭河、泾河干流等重点流域生态基流量研究,为流域水量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构建水环境监控预警平台。开展流域水环境监控预警业务化运行管理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省内内陆湖泊、水库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构建水环境监控预警平台,共享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数据,提升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


  重点行业水处理技术研究。以资源效率提高和污染负荷削减为核心,突破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农村污水治理、城镇污水能源资源化等关键技术,形成整装成套的水污染控制技术。开展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生活污水低成本高标准处理技术研究、工业高盐废水脱盐处理技术研究、饮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处理技术研究、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研究、危险化学品事故及应急处置技术研究。


  地下水污染调查研究。研究石油、化工、固体废物存放地、垃圾填埋场等典型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过程与规律的控制技术研究与对策,建立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地下水型饮用水源补给区及工业园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石油化工储存销售企业、矿山开采区、农业污染源等重点污染源地区,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研究。开展典型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试点研究。


  水污染防治相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整合优势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依托技术实力强、基础条件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工程)实验室,提升水处理及水资源利用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先进适用的节水、治污、修复技术和装备对水污染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作用,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相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开展重金属废水及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环境检测仪器和自动监控设备,以及膜材料和膜组件、水处理药剂等环保技术与装备、环保产品等方面的研发。


  3.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科研能力建设。构建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省内各大高校等省内科研院所、环保系统和学校三维一体的土壤污染防治学术网络,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科研平台,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的基础研究,提升土壤污染防治科研能力和水平。


  土壤污染形成机制、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研究矿山开采区、金属矿冶炼区域、石油炼化区域和高背景值地区土壤污染特征、发展态势、地球化学过程和生态效应,初步掌握区域土壤污染成因规律;研发有色金属矿开采区域和石油开采区域土壤污染风险控制与阻断、末端拦截治理技术,以及矿区和油田影响区土壤复垦生产、资源化利用与污染修复一体化的绿色生态修复技术;研发污染土壤的资源化利用、强化降解、脱附净化等修复技术和装备,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二次污染防控技术和设备,以及土壤污染应急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体系研究。研究确定我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和本底值、土壤环境安全阈值和标准;研究筛选适合我省土壤污染实际状况的修复模式、方法;研究场地污染损害评估与赔偿机制、土壤污染风险诊断方法和途径、构建环境风险评估技术体系、不同类型污染应急响应管理措施等,建立面向风险管理的土壤环境安全预测预警关键技术和平台。


  土壤污染防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结合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以国家鼓励发展的土壤污染防治重大技术装备目录为引导,研究制定我省鼓励发展的土壤污染防治重大技术装备目录。


  推动土壤污染治理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科技环保产业,推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适用性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土壤防治技术国际合作研究与技术交流,引进消化一批土壤污染风险识别、土壤污染大范围监测、土壤污染高效低成本修复等适宜我省实际的先进土壤风险管控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创新发展生态保护技术,助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区域/流域生态保护研究。围绕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研究区域/流域生态质量调查与评估方法,研究区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服务功能评估、生态资产核算及其生态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建立我省重要生态保护地监管技术,研究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机制及技术方法。研究建立对河西内陆河、中部沿黄、甘南高原、南部秦巴山、陇东陇中黄土高原五大片区的重点县(区)生态屏障典型试验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开展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监测评估技术研究,加强敦煌阳关自然保护区野外监控水平,建设自然保护区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展我省涉及7个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本底调查与评估研究,组织开展陇南山地、祁连山地、中部黄土高原地区、甘南高原草甸区典型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调查。开展全省生态红线区、“四屏一廊”典型生态区等重点区域(流域)监测评估技术研究,建立评价机制,制订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探索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技术研究,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平台,重点开展张掖黑河湿地科学研究,建立健全湿地监测网络平台,构建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开展生态监测系统平台建设,加强地面生态监测技术和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技术研究,积极推进野外生态监测站、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等建设。


  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文明创建研究。重点研究祁连山区生境退化机理,生态系统修复、保护与重建关键技术,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技术;开展基于遥感卫星观测的祁连山生态环境现状10年评估;研究建立祁连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开展祁连山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行动方案研究;研究建立祁连山生态文明建设综合监测与评估考核体系。


  资源开发区和重大工程区生态保护研究。重点研究资源开发区和重大工程区生态胁迫机理、风险源识别、生态监测指标、生态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与分区分级预警技术;研究资源开发区和重大工程区生态效应评价、生态系统演变过程调控、生态风险规避与应急对策、生态保育与恢复重建等技术方法;针对水利水电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和油气输送等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城市快速扩张所引起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受损、功能下降等关键问题。研究森林、草原和湿地等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与保育技术,并开展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政策、方法研究与技术示范。


  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研究。围绕甘肃生态环境建设重大科技需求,整合科技资源,开展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河流域生态水文与流域科学重点实验室、兰白经济圈大气—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环境生物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省级生态状况遥感监测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大力开展生态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开展防风固沙、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沿边、沿坝防护林带和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及技术推广。


  (三)创新发展风险防控技术,把握全过程风险防控


  1.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化学品管理


  固体废物污染特性和风险识别。研究水体、大气污染控制条件变化和清洁生产要求条件下工业源固体废物产生、组成和污染规律,识别其环境风险。研究我省重点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特性、污染特性及处置利用特性,建立工业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清单,积极参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更新的工作。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研发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环境风险可控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处置、填埋场甲烷利用和恶臭处理技术的引进、吸收与再创新,重点研究适合省情的垃圾分捡和预处理工艺技术,以及提高填埋场防渗能力和渗滤液处理比例。研究解决堆肥恶臭和垃圾肥料的质量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垃圾肥料中有毒、有害成分。开展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化工废渣、冶炼废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研发废电器电子稀有金属提纯还原技术、废弃线路板拆解清洁生产技术、有色金属回收深加工成套工艺及装备技术。研发建筑废物、废塑料、废橡胶和废玻璃等高附加值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加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技术研究。研发粉煤灰、煤矸石等有价元素梯级利用技术。研发秸秆、餐厨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禽畜粪便等生物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和设备。


  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技术。研究固体废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过程及其产品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初步建立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环境风险管理技术体系。开展危险废物和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预警、处置以及损害评估与污染修复等关键技术方法研究。针对危险品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严重不足、相关规范和要求缺失问题,研究危险品交通运输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体系。


  2.环境与健康


  研究我省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类型、程度和地区特征,确定重点区域/流域特征污染物、优控污染物。开展重点地区环境总暴露调查研究,筛查与健康直接相关的主要特征污染因子,初步探索环境指标与健康指标的关联性。研究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损害效应,重点研究重金属、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理和剂量—反应关系。研究大气颗粒物室内外渗透系数,污染物多途径、多介质人群暴露贡献率,典型区域环境健康风险区划及分级技术及方法。研究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健康风险评估技术。针对我省环境复合型污染特征,研究复合污染的多介质多界面环境行为、健康或毒性效应,研究水、气、土环境污染风险控制,初步构建复合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及环境管理制度。研究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融入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环境监测、排污许可等环境管理的切入点和路径。


  3.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


  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重金属(镉、铅、砷等)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涉重企业废气处理技术研发。研究重金属引发的土壤污染及其迁移、转化、富集规律。开展典型重金属污染场地识别技术研究和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重金属污染健康影响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加大对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政策的研究及推广应用。


  (四)创新发展环境管理技术,提升环境管理能力现代化


  1.创新环境管理制度和技术方法


  针对新形式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环境保护形势和环境管理需求,开展环境保护创新制度、政策研究,开展循环经济、污染预防、环保产业等政策和关键技术研究,为加快促进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全面提高环境保护科学决策水平、提升环境保护治理能力提供科技保障。


  研究建立推动全省绿色转型、改善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和保障公众健康的环境政策法规框架。针对“十三五”期间需要重点建立和完善的排污许可、规划环评、生态空间管控、环境承载力、环境审计等制度,研究并提出一批支撑制度实施的政策意见或地方规章。研究我省重点行业多污染物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协同控制机制,推广重点区域和行业关键、共性清洁生产技术。开展农业清洁生产与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探讨产业结构、工业布局、资源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环境质量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不同类型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估预警技术和管理策略。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创新政策研究。基于区域环保服务业与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建立环境服务业管理与支持政策。积极拓展生态环境修复、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价、排污权交易等方向的管理制度与方法研究。


  分析流域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对流域水质的影响,揭示污染物产生、迁移、转化等机制及环境生态效应,形成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提升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标准化化与规范化水平。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和技术方法研究。利用我国在大气污染预报预警等方面已取得的成果,研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大气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和控制途径最优化。开展符合全省实际的大气污染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研究,使环境管理真正由总量减排向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及风险防控的模式发展。总结兰州市近年各项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取得的经验,形成地方管控标准,指导和规范当前及今后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制度与政策设计及示范。加强国内外合作研究与技术交流,引进消化土壤污染风险识别、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优化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


  按照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有关要求,针对环境质量改善、污染物减排对监测技术的需求,完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理论体系,为全过程环境监测与监控提供科技支撑。


  研究规划、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持续优化环境监测业务体系设计,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开展生态环境预警监测研究,完善环境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建成以卫星遥感、地面生态定位监测为主,无人机和现场监测为辅的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预警监测网络。


  研究完善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排放自动监测与异常报警机制,提高污染物超标排放、在线监测设备运行等信息追踪、捕获与报警能力以及企业排污状况智能化监控水平,实现重点监控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自动报警。


  推进环境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促进和鼓励高科技产品与技术手段在全省环境监测领域的推广应用,支持企业进行环境监测仪器和自动监控设备等环保技术与装备研发。


  3.强化突发污染事件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加强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水平。探讨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登记、整改和销号各环节间的联系,建立全过程监管制度。研究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体系,规范环境应急预案备案与演练。优化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提高调查处置、损害评估、应急监测和信息公开能力。规划建立市州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与管理机制。


  4.推进环境信息化研究与运用


  开展环境信息化建设理论和政策研究、环境信息采集与管理、分析与处理、模型与算法研究及其应用;开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研发与应用。


  研究建立生态环境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开展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传输网络、大数据平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实现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数据联网共享与统一发布。开展化学品管理、环境应急、风险管理、排污许可证发放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建立数据汇交、共享、质控管理机制,推动部门、地方之间环境科研项目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加强数据资源深度利用技术研发,开展环保大数据工程顶层设计,出台环保大数据工程指导意见。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环保科技体制机制


  完善环保科研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益。以改善我省区域环境质量为目标进行科研项目立项,严格把控项目各实施阶段的质量,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考核及转化机制,构建环境基础数据与科技成果管理与共享平台,为我省环境保护科技工作提供依据。


  以科研体制改革为指导,以我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为依据,促进环保系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环保科研单位制度,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协作与配合,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骨干作用、高等学校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优化以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推动环保学科交叉融合。


  (二)创新环保科技资源整合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管理机制,打破区域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局面,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省内环保科技力量,组织省内环保领域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联合建立环保科技研究平台,为环保科技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贯彻落实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实施我省环保系统科技人才工程。结合环保领域特点和需求,培养造就一批环境科研领军人才。制定环境科技人才管理和高层次人才引进激励政策,落实引进科技人才优惠政策。


  深化我省环保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环保科技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建立健全科学的环保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机制,推进人才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干部教育,优化环保人员队伍结构。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开展诚信教育,遏制科学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积极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三)拓宽环保科技资金投入渠道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增加科技投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大力开拓和充分利用各种资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环境科技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及科技部、环境保护部科研专项支持。建立多元化的环境科技投入机制,引导全社会不断加大环境科技投入,鼓励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利用自有资金设立科研和奖励基金;引导鼓励企业为公益性环境科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积极开拓国际合作基金,按照互利互惠原则,充分吸纳国外资金用于环境科研和技术开发。


  (四)深化环保科技合作


  扩大多层次、多渠道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国内外环境科技资源,联合建设一体化、开放型的环境科技创新体系。鼓励我省环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开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和交流,建立科研机构之间的战略联盟,建立区域环境科技合作机制。引进国外机构共同开展环境科研项目,加快推进环境领域技术开发的国际合作步伐,积极参与具有前瞻性的环境问题国际合作研究。加强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支持环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举办或承办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研究或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开辟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渠道。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环保科技国际国内合作,建立我省环保科研合作交流平台。


  (五)加强环保科学普及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与科技普及,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营造有利于环境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在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中,充分认识到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属性,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与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及公众参与能力并重。以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及环境教育基地等作为主要环境教育的载体与平台,传播生态文明观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等公众媒体,宣传环境形势,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介绍环境科技动态。通过有效激励机制推动环保科普作品创作工作,鼓励原创性优秀科普作品和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作品;加强环保科普资源集成与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向公众传播环保科普知识。加强与教育系统的协作与合作,实施长期的环境科技普及教育计划;建立有效的表彰机制,培养专业化环保科普人才,为环保科技传播及普及提供人才保障;充分发挥各地环保宣传中心、环境科学学会、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在环保宣教育科普中的积极性。完善各项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促进环境科技水平提高。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环保网  京ICP备12004549号-1 京ICP证07072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