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国内
河北趟出治水新路径 五措并举让地下水“休养生息”
| |

  作为资源型缺水省份,河北省境内没有大江大河。为了满足工农业以及居民生活用水,从上世纪80年代起,河北开始超采地下水,年均超采数十亿立方米。对此,河北省政府已明确表示,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力争到今年年底前,完成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和地面沉降控制区范围划定工作。


  当前,河北为全国开展地下水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自上世纪80年代起,华北地区地下水已经处于超采状态,造成了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地下水“漏斗”不断扩大。由于水资源匮乏,近30年来该省累计超采地下水超过1359亿立方米,超采区面积达到近6万平方千米,成为国内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凸显出“地下水超采”已成为河北省亟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近年来,河北全省强化政府管控,严格取用水管理。与此同时,着眼地下水超采治理这一核心任务,河北省明确了近期、中期和远期治理目标:截至2020年,实现基本采补平衡,实现压采总目标85%;截至2030年,实现采补平衡,减少地下水开采量59.6亿立方米。通过“节、引、蓄、调、管”五措并举,水权水市场、农业水价、水利工程建设方式和管护机制、水资源税等方面的改革同步进行。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河北探索建立了一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模式。作为农业大省,河北部分粮食产区曾依赖过度抽取地下水支撑粮食生产,全省80%以上农田是井灌区。对此,在城镇压采方面,据河北新闻网此前报道,建成南水北调配套水厂112座,水厂以上配输水工程2056公里;一批新建水厂完成水源切换,目前已累计形成南水北调受水区压采能力9.18亿立方米。


  按照“总量控制,蓄水保水、涵养地下水”的地下水管控原则,一手抓“管理”,严格地下水取水;一手抓“保护”,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控,真正让地下水“休养生息”。仅在2016年,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新增农业压采能力达到7亿立方米左右,建成超过110座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水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全线开工,接受外来水资源的能力得到提升。


  而以节水为核心,加快农业水价改革并统筹考虑当地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已亟待破题。对此,河北省大力严控地下水开采:公布了全省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并明确在禁采区内,除应急供水外,严禁开凿取水井;在限采区内,除应急供水和生活用水更新井外,严禁开凿取水井。


  采取一切办法节约用水依然是这一地区面临的主题。多年来,中央和河北省已累计投入超过百亿元,通过“节、引、蓄、调、管”综合治理,发展节水灌溉面积远超900万亩。逐步关停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自备井、农业灌溉机井,三年累计关停近7000眼。在节水灌溉方面,河北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农业用水量逐年下降。


  目前,全省深层和浅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趋势已经得到初步扭转。2016年,河北省浅、深层地下水位回升幅度均大幅增加。据中国新闻网9月12日消息,河北省财政厅副厅长高云霄透露,该省3年累计投入244.6亿元人民币进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治理范围实现了河北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全覆盖,3年累计形成地下水压采能力38.7亿立方米。


  下一步,河北省将构建长效运行机制,推进地下水超采常态化治理,确保2030年该省实现采补平衡。今后河北将深入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努力实现“采补平衡”,使华北平原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环保网  京ICP备12004549号-1 京ICP证07072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