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市场项目
近两月80余个垃圾分类项目盘点 且看需求井喷背后
| |

  2017年,多年“步履蹒跚”的垃圾分类终于迎来加速发展的重磅文件,年头,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实施方案》部署强制垃圾分类总体要求和实施方法,开启垃圾分类强制推行时代;岁末,住建部再补一剂“强心针”,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建城【2017】253号)(《通知》),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基础上,明确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以46个试点城市为“先锋部队”,垃圾分类强制推行攻坚战打响。

  在如此高标准、严要求下,近期垃圾分类市场也呈现出繁荣之势。据E20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两个月间,全国中标的垃圾分类相关项目共有80余个,累积中标金额达4.3亿元,本文将对这些中标项目信息进行系统整合与分析。

  垃圾分类需求井喷,蛋糕谁来分

  2017年3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26号)(《实施方案》),明确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要求。《实施方案》中要求包括各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及第一批生活垃圾示范城市在内的共计46个重点城市在2020年底前城区范围内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并提出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要结合本地实际,于2017年底前制定出台办法,细化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方面要求。

  九个月后,12月20日,住建部发出《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建城【2017】253号)(《通知》)。《通知》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基础上,明确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通知》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包括:

  2018年3月底前,46个重点城市要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工作内容,量化工作任务;

  2018年,46个重点城市均要形成若干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探索建立宣传发动、收运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机制;

  2020年底前,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在进入焚烧和填埋设施之前,可回收物和易腐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合计达到35%以上;

  2035年前,46个重点城市全面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近两月中标的80余个项目来看,按照中标项目类型,每个目标和任务都催生了对相应内容的需求,因此,将这些垃圾分类相关项目分为装备、运营和其他配套三大类。其中,装备类分为车、桶和其他;运营类分为试点运营、运营和清运;其他配套类分为宣传、场地建设、智能系统开发、规划与评估。

  项目整体数据分析如下:


  从项目个数来看,三大类项目基本将垃圾分类大蛋糕平分。子类项目中正式运营、垃圾桶、试点运营和宣传类项目最多,分别占比达到24.7%、18.8%、11.8%和11.8%。


  而从项目的中标总规模来看,运营类项目独占鳌头,总占比68.9%,其中正式运营的项目签约金额达到2.66亿元独揽垃圾分类项目半壁江山。

  运营类项目一枝独秀


  由于性质、涵盖服务范围等不同,各种项目的平均规模存在较大差异,如虽同为运营类项目,正式运营的项目平均规模逾1200万每个项目;但试点运营的项目由于服务范围较小、周期较短等因素,平均单体项目的规模仅200余万。


  为了去除运营项目的服务范围大小导致的中标价格波动对项目直观价值判断的影响,我们采用运营项目的运营单价(元/户/年)来进行横向对比。上图中可以看出,在可以统计运营单价的项目中,虽然地域、经营服务范围等诸多条件均有所不同,但各项目的运营单价基本处于170元/户/年至300元/户/年的区间之内,且离散程度较小,平均运营单价约218.7元/户/年,虽然数据样本规模较小,但此价格仍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目前垃圾分类运营项目的平均价格水平。


  对于运营类项目,服务年限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对比指标。在所有披露了服务年限信息的运营类项目中,有近8成的项目签约服务年限在1年及1年以下(其中正式运营项目多为1年,少数试点运营项目少于1年,最低仅为3个月),而1年以上的项目仅占不足2成。E20研究院认为,造成垃圾分类运营项目普遍较短的主要原因是,垃圾分类的全面实施尚属于试验阶段,全国范围内尚无绝对完善、可复制的运营模式。在这个“按效付费”的年代,签订短期运营合同,期间进行考核,运营效果好再进行续约的形式更符合政府主管部门的需求。在垃圾分类运营模式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不排除如环卫运营项目一般出现15年以上长约的可能性。



  按照中标的社会资本类型,中标企业主要可分为科技技术类、环卫类、资源循环再生类以及其他四大类。本次统计的垃圾分类相关项目中,无论从中标项目个数还是中标项目总金额来看,科技技术类企业均占比过半,总金额更是占到了全部项目的8成,其中规模最大的项目为浦江县保洁、收运、处置的一体化项目,项目总规模达1.2亿元,中标企业为浙江浦江加百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而以启迪桑德、中国天楹等为代表的环卫企业以及以北京环卫集团旗下北京城市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资源回收企业继续在环卫产业链上进行横向扩张,共计拿下了20%的垃圾分类运营项目。

  E20研究院认为,科技及技术类企业在垃圾分类领域异军突起与目前我国垃圾分类项目的运营模式有较大关系。目前,我国较为常见的垃圾分类运营模式是以为居民建立“绿色账户”或相似手段为基础,结合大数据等方式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管理和奖惩。这种模式使得以软件系统开发及大数据收集利用为主要竞争优势的科技类公司有机会以开发垃圾分类APP等为契机进入垃圾分类运营项目的竞争。另外,我国目前垃圾分类主推干湿分离的“四分法”,其中产生量较大的厨余垃圾是此套垃圾分类方案的重中之重。在尚未建成厨余垃圾处理厂的城市以及没有条件建造厨余垃圾处理厂的村镇等地,分出来的厨余垃圾如何处理已成为一大难题,政府无从解决便更趋向于将厨余垃圾处理一同交由垃圾分类运营企业,甚至将能否妥善处置分出来的厨余垃圾作为评标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这就为掌握有机垃圾处置技术的生物技术类企业提供了莫大商机,如上文提到的浙江加百列便是以有机垃圾处理见长,逐渐发展进军垃圾分类领域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仍是垃圾分类运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环卫企业已掌握了成熟的城市、乡村的垃圾收集及运输产业链,仍可以此为核心竞争优势继续进军垃圾分类领域业务。



  垃圾分类:农村包围城市? 



  另外,80余个项目从行政级别来看,县级以上城镇与县城以下乡村的项目个数比例大约在7:3,但城镇项目总规模却与村镇项目平分秋色。E20研究院认为,其中原因在于,城镇中的垃圾分类项目多为碎片化分布,以街道或社区为单位进行打包,范围较小,项目个数多且单个项目规模较小;而乡村中的垃圾分类项目多将周边多乡、村一同打包,服务范围大,项目个数少但单个项目规模大。同时城镇内居民多集中居住,多户共享分类垃圾桶等设施,集中收运成本较低;而乡村中多分散居住,分类垃圾桶户均1套,需求较大,且分散收运成本较高,导致项目总体规模高于城镇。同时,业界普遍认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较城市更容易开展,但农村与城市间具有较大差异,农村模式难以在城市复制,在国家层面对重点城市的强制要求下,将形成农村与城市“两条腿走路”的格局。

  重点城市稳步推进,非重点城市表现抢眼



  据E20研究院统计,从近期的80余个项目来看,46个重点城市表现并不突出:项目个数占比54%,总签约规模仅占比41%。46个重点城市背负着“强制分类”的要求以及即将迎来考核的压力,但项目个数上并没有出现井喷式增加而甩开非重点城市,在项目规模上甚至不及非重点城市,论及个中原因,除了上文述及的城镇与乡村的差异因素外,还与浙江等个别省份原本分类基础良好,起步较早这一现状有关。浙江省虽仅有杭州及宁波两座城市属于46个重点城市之列,但浙江在垃圾分类工作上布局推进较早,已经培育了一个“金华模式”的农村垃圾分类全国重点推广模式。同时还拥有利用世界银行的先进理念及贷款,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全面统筹规划的宁波,浙江省其他非重点城市纷纷效仿,响应浙江省要求提前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在这一阶段的统计内,浙江省出现了总签约金额近1.2亿的浦江县垃圾分类一体化项目,以及3年服务期限总服务金额逾0.6亿的平湖市生活垃圾“四分类”处理项目。这两个超级大单的签约帮助非重点城市在近两个月的垃圾分类项目统计中成功逆袭46个重点城市。

  垃圾分类发展迅速,风景浙江最好


  按照地域划分,近两个月内垃圾分类相关签约项目共涉及16个直辖市、省、自治区,其中浙江、江苏及北京的签约项目个数最多。


  项目规模来看,浙江、北京、四川的项目签约额最大,其中浙江一省签约额便占到了全部项目的43.9%,成为我国当之无愧的垃圾分类先驱者。

  垃圾分类是条漫长的道路,我国虽起步早,但起点低、发展缓慢,发展至今仍与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的主要难点在于三方面:第一方面规划设计不够完善;第二方面分类处置设施落地难;第三方面法制保障不够刚性。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通过公开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 来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我国垃圾分类事业正迈开步子大步前进,但由于前期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成效不彰,在日前政策一再助力,民众热情回升、社会资本广泛关注之际,仍需稳扎稳打,撸起袖子加油干,加紧制定落实政策支持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加快推进设施配套建设、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收运工作、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助力我国垃圾分类事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环保网  京ICP备12004549号-1 京ICP证07072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