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国内
长江经济带擘画新图景 变革性重塑下凸显“绿意”
| |

  生态优先,这是新经济常态下长江经济带发出的明确信号。根据此前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置于经济开发之上,设定禁止开发的产业、区域。有理由期待,在一系列顶层设计与铁腕治污后,母亲河的“含金量”将更高。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自此,长江经济带有了新的发展基调。


  长江,从“世界屋脊”奔腾而下、承启南北,既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也是横贯全国的生态大走廊。自古以来,涵盖11个省(市)长江沿岸作为至关重要的经济走廊,拥有着全国四成以上的人口和生产总值。逐渐地,传统路子对长江过度索取,一些地方在沿江地区密集布局高污染企业,此前愈演愈烈的“化工围江”趋向开始让长江透不过气来。


  截至目前,长江经济带发展路径日渐清晰——从过去强调“黄金水道”、“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到“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这也是新经济常态下重塑长江的首要原则。2016年9月,作为首个将绿色发展作为基本准则的区域发展战略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伴随《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印发,长江经济带战略开始进入全面系统推进的新阶段。


  而相对过去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文件,最大的变化,也是将绿色发展放到了第一位。随即,涵盖水资源利用、水生态环境治理、流域风险防控机制、环境污染治理等多个维度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则为长江带来了细化、量化的目标任务。具体来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衔接大气、水、土壤三大行动计划,提出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保护、农村环境治理等六大工程。而这也意味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有了环保硬约束。


  新理念,重塑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一江春水,是“分而食之”,还是“分而养之”?答案不言而喻。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实现“共抓大保护”必须紧盯“共”字文章。来自近日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公开消息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格局愈受重视,效果初显。同时,沿江11省市已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同时也即将完成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试评价。


  发展有了红线,源头更要管控。在跨流域治理层面,日前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保护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截至2020年,长江流域保护和治理多元化投入机制更加完善,上下联动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更加健全。其中强调,未来将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根据生态功能类型和重要性实施精准考核,强化资金分配与生态保护成效挂钩机制。


  新理念,重塑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沿江各地硬化约束,铁腕护江。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正式启动。另据权威媒体报道消息称,迄今6项生态环保专项行动利剑出鞘;沿江城市近937个黑臭水体整治已有超过820个“正在路上”;截至今年6月,化工园区、化工企业等高污染企业将从环境敏感区内依法撤销……不难发现,一系列雷霆行动攻坚克难,正让母亲河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渐成生态一盘棋的母亲河,在新理念指引之下奔涌而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下,聚拢了“绿”意的漫江清水正滋养着新时期的风骨,浩荡东去。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环保网  京ICP备12004549号-1 京ICP证07072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48号